新闻滚动:
福建省暨福州市纪念林则徐诞辰240周年大会在榕举行
周祖翼赴漳州进行工作检查
省领导看望慰问抗战老战士代表并颁发纪念章
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加强全国碳市场建设的意见
周祖翼率福建省代表团访问香港
习近平将出席2025年上海合作组织峰会并举行有关活动
“共建中华民族共同体 书写美丽西藏新篇章”——习近平总书记率中央代表团出席西藏自治区成立六十周年庆祝活动纪实
中共中央 全国人大常委会 国务院 全国政协 中央军委 关于庆祝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的贺电
习近平在出席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庆祝活动后返回北京
周祖翼主持召开福建省“十五五”规划建言献策座谈会
十一届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召开
习近平: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 努力建设团结富裕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
格桑花开映山河 团结奋进新征程——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情系雪域儿女擘画西藏发展纪实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
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周祖翼在三明调研
福建省第十四批援宁挂职干部欢送座谈会在福州召开
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中办、国办印发《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
  • 设为首页
  • |
  • 加入收藏
  • |
  • 简体版
  • 繁体版
您所在的位置:
八闽文脉·创造 | 泉州古厝山墙上的独特风景
2023-03-24 13:21 来源:“学习强国”福建学习平台  

  晋江五店市朝北大厝(泉州文旅集团 供图)

  红砖白石双坡曲,

  出砖入石燕尾脊。

  雕梁画栋皇宫起,

  石雕木雕双合璧。

  ——黄金良《泉州民居》

  寥寥数语,就道明了闽南特有的建筑风格。

  闽南人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根据生活环境和审美情趣,建造了既沿袭中国传统建筑风格、又极具地域特色的闽南建筑。

  闽南建筑不止有“里子”,更有“面子”。

  纷繁富丽、个性独具的红砖山墙与燕尾脊一起,构成了闽南建筑最重要的形态特征。

  燕尾脊山墙色彩斑斓(吴宝烨 摄)

  在泉州不少老厝的侧面,有这么一座墙,它以红砖为底,以不同图案的山花为配,造型精美、色彩艳丽。

  这面沿着建筑短轴方向而布置的墙体被称作“山墙”,是最能体现闽南传统建筑文化特征的建筑构件之一。

  时至今日,漫步在古城的大街小巷中,我们依然能看到那些被时光打磨过后散发着艺术气息与地域特色的山墙。

  晋江五店市古厝山墙(泉州文旅集团 供图)

  各具特色的线条之美 

  屋顶,是中国传统建筑中最引人注目的部分,被誉为“美丽的冠冕”。

  闽南传统建筑的屋顶呈现出多元化的形态,主要有庑殿顶、歇山顶、悬山顶、硬山顶、攒尖顶等多种形式,每种形式又分为单檐和重檐。这样一来,便有多种组合方式。

  庑殿式屋顶,由于屋顶陡峭、屋檐宽深、气势雄伟,在古代社会中被视为皇权和神权的象征,所以多用于宫殿、坛庙、重要门楼等高规格建筑上。

  泉州府文庙大成殿的庑殿式屋顶,代表当时传统建筑中规制最高的一种闽南建筑形式。

泉州府文庙(泉州文旅集团 供图)

  泉州庙宇部分为歇山式屋顶,如开元寺、崇福寺大殿是采用重檐歇山顶形式建造的。

崇福寺大殿重檐歇山顶,抬梁穿斗混合式砖木结构,檐前有四根八角形明刻龙柱,部分保存北宋木结构形式。(泉州文旅集团 供图)

  日常生活中,闽南的传统民居屋顶多为硬山式,悬山式多见于闽南山区。

  硬山顶山墙面因形如马背弓起,被称为“马背山墙”,闽南人常唤之为“箍头”。

圆形马背山墙(泉州文旅集团 供图)

  “燕尾脊”多用于主厝,装饰相对华丽,“马背山墙”则多用于护厝,二者相互结合,勾勒出一座古厝错落有致、层层叠叠的轮廓线。

燕尾脊是闽南最常使用的建筑形式。(泉州文旅集团 供图)

  仔细观察,我们可以发现,闽南古厝的山墙形态各异,各具特色。

  在泉州,山墙形式主要有燕尾型、几字规、单弧型、梅花规、马鞍规、尖角规。

  燕尾型作为最常见的形态,在脊线的两端翘向天际,洋溢着飞扬的生气。

承天寺的燕尾型。“燕尾脊”形如其名,屋顶正脊的线脚向外延伸时,岔开两个小脚,像极了燕子的尾巴,所以得名“燕尾脊”。(泉州文旅集团 供图)

  梅花规与单弧型则婉转柔顺,几字规拥有平稳的形态 。

科任村的梅花规,又称椭圆规,规带以三个弧形相连。(泉州文旅集团 供图)

新门街的单弧型,规带弧度平缓。(泉州文旅集团 供图)

几字规,规带呈“几”字型。(肖小俊 摄)

  马鞍规、尖角规则又迥然不同,呈现出气势锋利的特点。

晋江永和镇一民宅,左侧为梅花规,造型平缓;右侧为马鞍规,规带呈“马鞍”状。(肖世妙 摄)

 

北门街文胜宫的尖角规,规带直指朝天。(泉州文旅集团 供图)

  走在古城内,放眼望去,各式山墙映入眼帘,错落的线条勾勒出一幅别样的古厝屋脊风景线。

  古厝屋顶的视觉享受 

  泉州的山墙,更抢眼的当属它的装饰。

  旧时工匠常常在山墙顶部进行装饰,于屋檐的夹角顺势而下,以绘画、木雕、浮雕、灰塑等形式装点山墙,形成了独具闽南特色的建筑风格。

  温暖而喜庆的红砖便是山墙的基础色,色彩瑰丽的山花与栩栩如生的图案交相辉映,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独特的山花造型(泉州文旅集团 供图)

  山花又称“浮楚”“楚花”“排头”,用泥塑、剪粘、交趾陶、彩绘或者彩色瓷片装饰。

  山花装饰源于中原传统图案,最早以鱼形为主,之后衍化成花草纹、吉祥图案和云卷纹等。

承天寺山墙上的如意云气纹,寓意“云如意头”。(泉州文旅集团 供图)

  认真一看,你会发现山花多是相互对称,题材也十分丰富,比如葫芦、云纹、宝瓶、螭虎、花篮、如意、镜子等。

  不同图案所代表的寓意不尽相同,造型也少有重复。比如,钱纹代表财富、蝙蝠寓意福气、花篮和宝瓶寓意平安吉祥等。

此处山墙装饰中有云纹、螭虎和花篮等元素,图案精美,蕴含“吉祥如意,飞黄腾达”等美好寓意。(泉州文旅集团 供图)

崇福寺的山墙装饰中有花篮和宝瓶等元素,寓意“平安吉祥”。(泉州文旅集团 供图)

  小小一面山墙,不仅造型多样、色彩绚丽,而且承载着闽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同时,它也是闽南文化中一个独特的符号,是无数游子魂牵梦萦的乡愁。

  泉州的山墙在蓝天白云、绿树成荫的背景里,形成了连绵优美的轮廓线,将古厝建筑屋脊奇妙缤纷的色彩,展现在人们的眼中。

承天巷的山花装饰上镌刻有“民安”二字,寓意“国泰民安”。(泉州文旅集团 供图)

附件下载
主办:中共福建省委省直机关工作委员会 地址:福建省福州市华林路80号省直机关工委
ICP备案编号:闽ICP备19024762号-1 闽公网安备:350102020012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