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热的7月,福建将迎来一场国际级网球盛事。7月17日,ITF国际男子网球巡回赛·福州站,将在福州海峡奥体中心打响。届时,来自十几个国家和地区的100多名职业网球选手将在此展开激烈角逐。 众所周知,福建有着多项体育“传统艺能”,足球、篮球、举重……在八闽大地上都已传承百年。网球也不例外,它跨越重洋万里,度过光阴百岁,留下不少动人的福建“网”事。 缘起山海间 福建网球的“百年回响” 网球有世界第二运动之称。一般认为网球运动起源于12至13世纪的法国宫廷。1873年,英国发明了草地网球,奠定了现代网球的基础。 1877年首届温网赛事举办。(资料图片) 而网球在中国的传播始于19世纪传教活动的开展。正是此时,这颗黄色小球踏上了八闽大地。 福州鼓岭:避暑胜地的网球渊源 谈起对福州的印象,有老福州历史缩影下的三坊七巷;有暑不张盖,绿荫满城的榕树;有世界茶港,芳名四播的茉莉花茶……但鲜为人知的是,这座千年古城是中国最早开展网球运动的城市之一。 鼓岭网球场遗址是福州网球的“活化石”。 位于福州城东的鼓岭,夏无酷暑,几乎成为“避暑”的代名词。避暑文化早已深深根植于福州人的心中。 鼓岭(林双伟 摄) 正是因为得天独厚的避暑条件,早在100多年前,鼓岭就成为洋人在福州避暑聚居之处。 1900—1910年拍摄的鼓岭避暑地全景,可见鼓岭新教堂、万国公益社原址(保牧师别墅)等建筑。(林轶南 供图) 为了进行户外运动,洋人在此修建了各种体育场所,其中就有不少网球场。 百年前的鼓岭网球场(资料图片) 鼓岭网球赛是中国最早的网球比赛之一。 鼓岭网球场建设后,球赛接踵而至。据《鼓岭史话》一书介绍,当年鼓岭公益社每年组织一次网球比赛,为鼓岭的一大盛事。山上英、美、中等各国的人们不论国籍、阶层,都会参与其中。不难想象,百年前他们在鼓岭切磋球技,场面何等热闹。 百年前的鼓岭网球场。(资料图片) 除了公共网球场,百年前的鼓岭还有不少私人网球场。 百年前的鼓岭网球场(林诚 供图) 其中一个网球场背后,还有一段动人的爱情故事,一位美国医生的网球姻缘。 1901年,美国福益华医生在鼓岭上结识了年轻的女教师波兹小姐,福益华对她一见钟情。他得知波兹喜欢打网球,便在鼓岭租下了一个山坡,修整成了网球场,希望能通过打网球来增进彼此的感情。二人于次年步入了婚姻的殿堂,开始了幸福美满的生活。 福益华、波兹夫妇和孩子们(资料图片) 此后的一个多世纪里,网球运动历经传承与发展,已成为福州体育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同时,网球运动以福州为中心,向周边地区不断辐射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六片鼓岭网球场如今已修缮复原。(来源:福建体育) 厦门鼓浪屿:网球场的体育传承 碧波万顷,海风轻拂,风光旖旎的鼓浪屿犹如珍珠嵌在厦门湾。 在很多人眼中,鼓浪屿是一座“旅游岛”“钢琴岛”,其实它还是一座“体育之岛”。这里是中国最早开展现代体育的地方之一,网球运动就是其中一项。 鼓浪屿(鼓浪屿管委会 供图) 鼓浪屿日光岩脚下,黄家花园以东,中华路以西,有一块足球场大小的绿茵场地,它就是马约翰体育场(即鼓浪屿人民体育场)。 鼓浪屿人民体育场(来源:福建体育) 在1949年前,这个体育场被称为“洋人球埔”,是洋人踢球的地方。它是中国最早的足球场之一,因此在许多当地人的印象中,马约翰体育场一直就是足球场。 20世纪20年代的鼓浪屿娱乐场俯瞰图(紫日 供图) 其实不然,在19世纪后半叶,这里其实也是打网球的地方。 据文献资料,马约翰体育场自1872年由时任美国驻厦领事李仙得购得以来,迄今已有151年历史。期间名字几经变更, 1872年至19世纪80年代期间,同时称为鼓浪屿娱乐场、板球场。当时的主要用途是户外公共活动,兼具草地网球、草地板球、羽毛球等体育活动。 美国康奈尔大学馆藏19世纪80年代鼓浪屿体育场老照片。(詹朝霞 供图) 英国传教士麦高温曾记载,每天下午,只要天气晴朗,男男女女都会聚集在球场开展娱乐活动。网球是这个地方最为人所熟悉的重要项目。 洋人球埔上可见打网球的身影(来源:鼓浪屿美院) 后来随着各国人的到访,场地又引入了足球、棒球、橄榄球等团体竞技项目,直到1898年英华中学开展足球运动,足球才在洋人球埔成为主流。 1900年前后的鼓浪屿娱乐场,常用于户外亲子活动。(紫日 供图) 2011年,为了纪念中国体育教育家马约翰教授,又更名为“马约翰体育场”。跨越一个半世纪,球场至今仍在使用。它不仅见证了鼓浪屿体育文化及活动的发展,如今更守护着无数孩子的体育梦。 2023年鼓浪屿“马约翰杯”儿童足球邀请开赛。(来源:福建体育) 福建归侨赤子心 网球国手为国争光 中国近代体育史,涌现不少爱国华侨,他们为国争光,留下无数光辉的故事。 网球名将许承基就是其中一位。 许承基出生于印尼爪哇,祖籍福建。是20世纪30至40年代最具影响力的华人网球明星,在世界网坛上,取得过骄人的成绩,并享有很高的声誉。他以球报国,提高了中国在世界网坛的地位。 许承基在打网球。(来源:网球传奇) 许承基球技精湛,年少成名,可谓是“网球天才”。他10岁开始练网球,少年时代即在印尼网球界崭露头角,16岁就获中爪哇男子单打冠军,被誉为“中国草地神童”。 许承基兄弟姐妹合照(来源:福建体育) 许承基球技精湛,击球勇猛,急如飞矢,尤能随机应变,炮弹式发球为其特长,因此发球局获胜较多。 1933年,许承基经球王李惠堂劝说,回到中国参加全运会,击败另一位归侨名将邱飞海,至此名声大振,球技获得全国网坛公认。 在国际大型比赛中,许承基战功赫赫。 1934年许承基获男子网球单打冠军。(来源:福建体育) 1935年起六次代表中国参加戴维斯杯赛,打破了中国参加该项赛事以来零得分的记录。 许承基(右)与另一“国手”林宝华(左)赴法。(来源:福建体育) 1936年,他在法网打进第四轮;1938年被列为温网大赛种子选手;1938 年、1939年连获两届英国硬地网球锦标赛冠军,并连获三届英国伯明翰网球赛冠军。 1939年,许承基在华沙比赛时照片。(来源:福建体育) 他是第一个在国际巡回赛中夺冠的中国人,被称为"中国最伟大的网球家”。 《纪念中国最伟大的网球家:许承基》(来源:福建体育) 新时代 福建网球谱写新章 近年来,福建的网球运动场地随着城市发展建设遍地开花,公园、社区、学校、俱乐部、商业场馆等不同类型的场地,满足了不同层次人群的需求。 福建省首片红土网球场坐落于福州西河智慧体育公园。(来源:福建体育) 网球教育逐渐普及,不少学校把网球作为选修课开展。 泉州培元中学网球选修课(来源:福建体育) 各类网球赛事活动如火如荼。以福州为例,每年在福州举办的大小网球赛事超百场,办赛规格不断提高、比赛内容不断丰富,举办国际赛事也并非罕见。 网球赛事现场。(来源:福建体育) 百年前,网球伴随着各国轮船靠岸的汽笛声落地福建。百年后,网球运动将架起一座福建走向世界的体育桥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