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如果让你用一个词形容福建,你会用什么?” “Unforgettable(难忘的)!” 在10月12日“炫彩中国·清新福建”全球推介会,福建的“老朋友”、美国国务院艺术特使卡拉·卡纳莱斯这样回答。 当天,省长赵龙面向全球发出真诚邀约,欢迎各方宾朋来福建、探福地、享福气,感受八闽大地立体之美、多维之美。 今年上半年,我省文旅经济呈现品质化、进阶式的新态势,接待旅游总人数3.29亿人次、同比增长12.5%,游客旅游总花费4362.92亿元、同比增长15.7%,增速位于东部地区前列。 从资源禀赋到产业价值,清新福建的长青“密码”,藏在哪里? 文化与旅游 2024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强调:“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把文化旅游业培育成为支柱产业。” 今年国庆中秋“双节”假期,福建文旅热度攀升:游客接待量和游客旅游总花费双双创下历史新高,厦门上榜携程、去哪儿平台假期入境旅游十大热门目的地,泉州位列去哪儿平台“外国游客机票预订增幅”TOP2。 文旅融合要行稳致远,保护是前提。 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亲自推动厦门鼓浪屿、福州古厝、三明万寿岩遗址等文化遗产保护,精心呵护福建的绿水青山,让八闽大地焕发勃勃生机,清新福建因此成为金字招牌。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福建持续做好文旅经济发展这篇大文章。 挖掘历史深度,让旅行成为一场文明对话。
《月映武夷》演出现场。图源:南平市教育局 于书院斑驳的碑石间触摸千年理学脉动,在《月映武夷》的光影幻境中感悟朱子哲思,又或在街头巷尾邂逅“卡通朱子”形象……福建各地通过打造“朱子之路”研习营等项目,将静态遗址转化为可沉浸体验的文化场景,于山水间讲好朱子故事。在文与旅的碰撞中,游客得以读懂朱子、亲近朱子。 八闽文脉昌盛、文化厚重,犹如一部百读不厌的书。聚焦在地文化挖掘,福建持续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精心打造了“世界文化遗产”“福建文明之光”“廊桥化境”“朱子文化”等文物主题游径,将文化遗产“串珠成链”,让文物活化利用与游客多元文化需求“双向奔赴”’。 拓展融合广度,让文化融进生活肌理。 高雅艺术不再局限于剧场,而通过“周末戏相逢”公益演出平台走进公园、景区、古厝、街巷,今年来开展的300多场演出遍布全省78个县区,让“闽派文化”实现主客共享;“清新福建”文旅脱口秀舞台上,讲述者们同台演绎,让轻松的脱口秀与闽剧、歌舞剧、魔术等艺术形式巧妙碰撞……
清新福建文旅脱口秀。图源:清新福建 文旅之声 不局限于传统景区,福建正悄然改变旅行的“打开方式”,通过特色文化赋能,持续打造“闽式生活”新业态新产品,引导游客从“观景”走向“入景”,深度体验八闽气韵与风采。 提升体验温度,让游客从旁观者变剧中人。 灯光亮起,盲盒悄然开启——全国首个戏剧盲盒演艺《偶遇世界·因为刺桐》于10月1日在泉州正式开演。七部风格迥异的原创驻场剧目,深度融合乐、舞、画、戏等艺术形式,串联起泉州跨越千年的历史与人物故事,带给游客“人在戏中、以戏见城”的独特体验。 近年来,福建各地沉浸式演出项目方兴未艾:在马尾造船厂老机修车间,全国首部折叠渐进式实景演艺《最忆船政》带领观众穿越时空,“对话”百年船政;在厦门,“屿见闽南·时光幻境”通过街区打造和互动演艺,构建起一个“可品尝、可触摸、可穿戴、可聆听、可观赏”的体验式非遗博物馆……沉浸式叙事,让抽象的历史变得可感可亲,也成为撬动文旅消费的新支点。 流量与留量 在流量更迭加速的今天,文旅产业如何避免“昙花一现”的狂欢,实现长远发展? 其一,人无我有。 推动文旅高质量发展,要保留自己的特色,抓好人无我有的东西。 柬埔寨王国王室成员诺罗敦·珍娜公主在非遗茶艺师指导下体验宋代“茶百戏”技艺,非遗国潮大秀《头顶上的花园》中的“三条簪”柔中带刚、“簪花围”缤纷绚烂……在“炫彩中国·清新福建”全球推介会上,福建非遗之美惊艳世界。
游客在蟳埔拍照留影。图源:福建日报 作为中国唯一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遗三大名录上实现“大满贯”的省份,福建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地域文化特色鲜明。未来,要进一步保护和挖掘在地独特文化,将历史故事、传统技艺、地域方言、建筑肌理、民风民俗等“活态的文化”有机编织进旅游体验的肌理中,让各国游客不仅在福建领略美景、收获友谊,更从中读懂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 其二,人有我优。 当越来越多人“为了一部剧、一场演唱会、一家博物馆”奔赴一座城,如何接稳“泼天的富贵”,成为关键考验。 在文旅热点频出的当下,部分地区暴露出交通住宿不合理涨价、热门景区排队拥堵、停车难充电难等问题。要坚持用户思维、体验导向,精准把握文旅产业的全链条、各环节,下足“绣花”功夫补齐短板弱项,优化食、住、行、游、购等服务质量;同时,要畅通游客反映诉求的渠道,及时回应并解决,靠真诚与优质的服务“圈粉”。 其三,人优我新。 文旅竞争的底层逻辑已然从“看什么”转向“体验什么”。而体验的核心,正是场景的持续“上新”。
福州《三山旧梦》演出中,演员到观众席赠送小礼物。图源:福州晚报 “无场景,不文旅”。要巧用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数字光影等技术,打造“可对话”的文化内容和沉浸式的互动场景,让游客在体验中感受文化肌理、产生情感共鸣;大力推动“文旅+百业”融合发展,打造丰富多样的新产品、新场景和新体验,不断提升对经济发展的支撑力和贡献度。 一个好故事胜过千言万语。从“涨海声中万国商”的丝路辉煌,到可歌可泣的革命故事;从福建土楼背后的客家智慧,到闽南人“爱拼才会赢” 的进取之道……八闽大地上,我们有取之不尽的“素材库”。推介会现场,卡拉·卡纳莱斯与意大利著名歌剧导演卡斯蒂列尼作为全球知名艺术家代表加入“清新福建”全球创意推广计划,他们表示,将从清新美丽的福建汲取灵感,创作更多新的作品,通过人文交流拉紧情感纽带。 坚持守正创新,让传统与现代和美共生,让“诗”与“远方”相得益彰,“清新福建”、未来可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