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滚动:
  • 设为首页
  • |
  • 加入收藏
  • |
  • 简体版
  • 繁体版
您所在的位置:
平潭综合实验区农业农村局深入基层谋良策 技术服务到村头
2023-10-30 11:20 来源:平潭综合实验区农业农村局  

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平潭综合实验区农业农村局坚持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推动工作作为开展主题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局领导干部带队下沉一线,深入渔区,全面掌握情况,运用党的创新理论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谱写新篇章。

宣传培训“有生气”。利用放鱼日、开渔节等活动,平潭综合实验区农业农村局组织渔业技术人员深入渔村开展赤潮灾害防范技术宣传。宣传技术人员在苏平片区钟门村、海坛片区潭报村、潭角底、君山片区流水码头等开展赤潮灾害防范、水产品质量安全部署、宣传工作,现场向渔民、养殖户分发《赤潮灾害防范明白纸》《警惕海水赤潮做好预防工作小册子》《赤潮灾害防范与灾后渔业生产技术要点知识手册》《渔船安全生产须知宣传手册及渔船海上求生与急救宣传手册》《水产品质量安全宣传手册》等宣传材料以及宣传购物袋,并开展现场宣讲、咨询,重点向渔民讲解什么是赤潮、赤潮的危害、水产养殖应对赤潮灾害的措施以及渔船安全生产、水产品安全宣传等知识。连日来活动累计发放宣传材料500余份,宣传购物袋600余个,并在重点位置张贴宣传海报50余张。

技术服务“接地气”。为突破赤潮监测技术瓶颈、提升应急时效,满足平潭综合实验区赤潮防控需求,依托福建省渔业资源监测中心研发的赤潮藻及赤潮毒素快检设备,在实验区重点养殖海域布设2个监测站位。首次将赤潮藻、赤潮毒素快检技术应用到赤潮监测工作中,率先实现赤潮快检业务化。

赤潮藻快检设备基于赤潮藻种形态特征库,智能识别通过便携式显微镜获取的藻种图像,普通操作人员可在5分钟内完成海水中赤潮生物初步判定,具有易操作、易识别、高效率等特点;麻痹性贝毒(STX)快检设备整合了贝毒快速提取、胶体金免疫层析等技术,可在30分钟内完成麻痹性贝毒(STX)检测,具有特异性好、灵敏度高、操作简单等优点。

为确保试点工作顺利实施,平潭综合实验区农业农村局先后组织深入企业开展快检技术应用培训2期,完成赤潮快检试点任务90批次赤潮藻种鉴定和12批次贝毒检测。赤潮快检技术作为平潭综合实验区赤潮监测预警手段的重要补充,其推广应用大幅提升了赤潮监测的覆盖面、时效性,为渔业生产和水产品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水质监测“强底气”。近年来平潭海域赤潮灾害频繁发生,海洋生态以及养殖业受到严重影响。自2013年以来,在赤潮发生期,主动协调省渔业资源监测中心、乡镇水技员、渔民技术员、养殖户等监测监视力量形成监视合力、带领赤潮监测小组累计出海518航次,采集样品8500多份,并通过组织举办赤潮防范培训班、赤潮预警防范演练、发布赤潮提示及做好防范措施等信息等多种形式极大加强了养殖户的防范意识和应对水平。特别是面对米氏凯伦藻即将大面积爆发的严峻形势,迎难而上,风雨无阻地带领监测组全体成员连续出海15天,对重点养殖区进行高强度坚持,准确研判了赤潮发展趋势及发生路径,有效避免了养殖群众的经济损失。平潭海域暴发夜光藻赤潮后,及时带队组织技术人员开展赤潮跟踪监测和贝毒检测,充分利用无人机、赤潮快检设备等创新技术,及时、准确地掌握赤潮发展状态,紧盯重点养殖区海域,认真做好赤潮防范应对措施。平潭综合实验区渔业生产已连续五年未再受到赤潮灾害影响。

下一步,平潭综合实验区农业农村局将进一步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积极践行为民造福的宗旨,着力解决渔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

附件下载
主办:中共福建省委省直机关工作委员会 地址:福建省福州市华林路80号省直机关工委
ICP备案编号:闽ICP备19024762号-1 闽公网安备:350102020012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