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泉州市科协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四下基层”的重要批示精神,深刻领悟“四下基层”的内涵要义,立足工作实际,彰显科协特色,倾力打造“四服务”,高质量推进市科协主题教育各项工作落地见效。
夯实“思想服务”,科普宣讲润民心。坚持铸牢主题教育思想根基,充分发挥科普优势,全方位多层次推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下基层,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送入百姓家、沁入百姓心。充分发挥市科协“启梦者”基层科普巡展、“刺桐科普传播学者”下基层、急救科普“六进”等32个科技志愿服务品牌效应,推动党的理论、科学家精神到基层。开展主题教育以来,共举办科普大讲堂2期、约410人次参与线下互动、37万人次观看线上直播,深入11个县(市、区)开展各类科普活动132场、受众人数达15348人次。
突出“创新服务”,科技赋能促发展。始终聚焦政治引领主责,立足学术、科普、智库主业,守正创新,以更加务实的工作作风,主动下基层创新服务,着力补短板、强弱项、优服务,持续提升基层科普服务能力。组织开展市科协主题教育工作推进会3次,探讨解决问题、难题的创新思路与方法。为解决薄弱地区及偏远山区青少年无法享受到优质科普资源、老年群体科学素质区域发展不均衡等问题,市科协联合关工委、市教育局动员社会力量,创新举办科普关爱“三个一”系列活动、“泉州市银龄科普行动”等,累计开展科普关爱“三个一”活动超21场次、参观人数约2200人次,举办银龄科普行动近30场次,有效推动基层科普服务能力提升,得到了群众的一致好评。全省首创的9家特级人才创新实验室,为我市柔性引进了一批高层次人才,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聚焦“精准服务”,下沉一线解难题。坚持走出去、沉下去,直奔问题去、带着问题学、对着问题改,精准服务,化被动处理投诉为主动解决问题,实打实帮助企业、学会、科技工作者排忧解难。围绕科协领域最突出的难点问题、群众反映最强烈的热点问题,优选新时代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柔性引才平台建设、拓展“一主多分”科普格局、科普创新与服务能力提升、加强学会规范管理等5个调研课题。下沉一线,着眼基层需求,收集科技工作者建议37个,征集企业技术需求13个,举荐参评“福建省紫金科技奖”3人,现场协调解决问题4个。组织“院士专家泉州行”3场,推动5位院士、专家与我市企事业单位共建柔性引才平台,为我市企业提供技术指导,着力破解“卡脖子”技术难题,推动解决科技成果转化中的诸多痛点,为我市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推动“长效服务”,助推成果强转化。坚持突出结果导向,常态化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行动等,切实把调查研究转化为推进工作、解决问题的实际成效。组织召开研讨交流会4次,探讨如何更高效把调研成果转化为解决问题、促进发展的实际行动。成立泉州市科协应急突击队,党组班子成员带头,常态化深入基层一线与县(市、区)科协、企业、学会开展调查研究,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将“四下基层”成效作为干部、党支部书记抓党建述职评议的考核内容之一,激励干部职工扑下身子为老百姓干实事谋福利。
下一步,泉州市科协将持续把“四下基层”贯通落实到主题教育全过程、各方面,深入基层察实情、解难题、促发展,以主题教育工作成效推动科协工作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