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开展以来,省医保局党组紧扣工作实际,坚持问题导向,充分发扬自我革新精神,坚持边学习、边对照、边检视、边整改,找准找实为民服务的着力点和落脚点,以检视整改实绩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 一是聚焦“三个结合”,用好指挥棒。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对医改和医保领域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在对标对表中查摆自身、发现不足;结合主题教育读书班、中心组专题研讨、主题党日等活动,围绕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和检视自身问题的能力;结合全省医保领域开展的调研工作,建立“4+N”挂钩结对推进机制,每一位局领导带领分管处室联系两个地市、结对一家医院,通过寻根朔源找出病因、化解矛盾。全局党员干部先后参与调研184人次,走访群众133人,走访医院、企业共57家,梳理基层和群众反映的堵点、难点问题65个,现场解决有关问题和诉求57个,形成6个方面的问题清单持续推进整改。二是剖析自身不足,练好基本功。局党组刀刃向内找差距,深挖自身不足,逐条逐项查摆在工作理念、工作思路、作风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全面加强自身能力建设。针对党员干部运用新思想立场观点不够系统,站位全局谋划工作还有欠缺的问题,组织党员干部赴福州军门社区、福州3820战略工程实施30周年成就展、宁德下党乡等地现场研学,重温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探索实践的生动场景,感悟习近平总书记的为民情怀;针对党建工作上下联动不足,亮点不够鲜明的问题,进一步挖掘本地特色资源,组织开展具有医保特色的省、市、县、村四级联学共学、机关及直属单位的支部主题党日共建共创活动,通过策划全省医保系统党建工作调研,挖掘各地市医保局机关、经办机构在促进党建业务融合方面优秀做法和经验,加强横向和纵向沟通交流;针对全省各地市医疗保障工作发展不均衡,缺乏统一的工作评价机制的问题,积极研究对策,制定印发《2023年福建省医疗保障工作评价办法》,建立全省医保工作评价机制,构建系统抓、抓系统工作格局。三是瞄准高质量发展,下好先手棋。把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作为主题教育的重要着力点,全面落实“四个更大”重要要求,聚焦医保工作运行中的弱项和短板,积极“破难题、促发展”,形成问题清单推动整改。针对我省医药企业创新药品挂网条件限制较多,手续不够便捷的情况,出台相关政策放宽部分创新药品挂网条件限制,建立药品阳光采购按月增补挂网制度,有效助力生物医药产业发展;针对医保基金监管中存在的认定难、监管力量不足、部门协同难等问题,为进一步守好人民群众的“看病钱”“救命钱”,积极加强大数据应用,推动基金监管智能化。先后组织全省医保基金监管骨干力量召开规则制定、大数据分析及风险评估研讨会,集中修订完善了智能监管知识库、规则库,深入分析评估了医保结算费用排名靠前及重点监控药品耗材资金使用情况,调整优化了重点领域虚假就医等多个欺诈骗保数据模型,锁定了一批问题线索,进一步筑牢了我省医保基金监管的安全防线。四是破解民生难题,打好服务牌。把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作为检视整改的重点问题,一开始就奔着问题去、对着问题改,对于无法即时解决的问题,成立工作专班,明确责任划分、整改目标、整改时限。针对福州市部分医院的新院区在医保收费支付上,没有与主院区关联并按要求采取DRG方式收付费的情况,积极会同相关医院进行可行性分析,推动相关医院所属院区一体开展DRG收付费;针对省内医保参保关系转接业务中,部分参保群众通过线下渠道无法在异地窗口办理,必须回到参保地医保窗口现场办理,导致“两头跑”、“耗时长”的问题,立即着手完善医保业务系统功能,推动省内医保关系转移业务全省线下窗口通办;针对我省跨省医保定点医疗机构中普通门诊、特殊门诊签约数量还不够多,部分统筹区参保人员在省外定点零售药店还无法直接刷卡结算的问题,持续推动扩大普通门诊和特殊门诊跨省联网省内定点机构覆盖面,推行我省参保人员在省外定点零售药店购药制剂结算试点。截止2023年7月,我省普通门诊跨省联网省内定点机构签约数增加到8870家,特殊门诊跨省联网省内定点机构签约数增加到7711家,省内11个医保统筹区实现参保人员在省外定点零售药店购药直接结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