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滚动:
  • 设为首页
  • |
  • 加入收藏
  • |
  • 简体版
  • 繁体版
您所在的位置:
省人社厅:创新建设“网约式”零工平台拓展就业新路径 助推高质量发展
2024-10-25 16:59 来源:省人社厅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健全高质量充分就业促进机制,支持和规范发展新就业形态。为落实高质量充分就业新要求,省人社厅积极顺应劳动力回流新趋势和城乡劳动者择业观念新变化,着力抓实民生实事,创新开展集用工招聘、技能培训、权益维护于一体的“网约式”零工平台建设,构建“一键匹配、即时快招”匹配模式,提升供需对接效率,全闭环保障零工劳动权益,做大灵活就业“蓄水池”,搭建用工主体与零工求职者的对接桥梁,完善基本就业公共服务,促进城乡居民就业增收。

创新协同联动、合力攻坚工作机制,搭建供需快速对接通道

“省市县”协同。将零工市场建设列入2024年福建省委省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和福建省人社厅“10+3”重点项目,建立数据省级归集,市级统一平台,辅助县、乡(镇)、村(居)服务站点的工作机制。

多部门联动。融合组织部门、工会、团委、妇联等部门资源力量,推动零工市场与党群服务中心、户外劳动者服务站、暖蜂驿站、同心驿站、青年摆渡驿站、妇女灵活就业点、银行金融机构网点等共建共营。

市场化运营。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营、公益服务”,支持各地通过以奖代补、政府购买等服务方式,引进第三方优质人资机构参与零工平台建设运营。

目前,各地共上线零工平台(小程序)22个,布设线下市场(站点)727家;实名注册求职者18.57万人,雇主2.81万个(家);发布岗位需求30.41万个,求职信息12.71万条;累计达成交易11.67万单,零工月人均收入可达3213元。

创新多元化、信息化、智能化匹配对接模式,促进供需有效高效匹配

标签画像一键匹配。依托大数据分析技术,对求职人员和零工岗位根据行业、薪酬、工作时长、工作距离等信息,进行标签画像,全天候不间断智能匹配、定向推送、撮合交易,成功匹配度达76.9%。如南平春茶采摘季20天,精准匹配零工3356人,有效解决茶企临时用工问题。

人工坐席暖心服务。各地普遍开通零工专属服务热线,开设人工坐席对平台交易双方进行电话回访,及时跟踪交易情况。同时,根据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登记信息,宣传引导失业人员、就业困难人员、脱贫劳动力等重点群体通过零工平台实现灵活就业。

创新方式“云上送岗”。运用抖音直播间、微信视频号等新媒体,开展零工岗位推介、直播带岗、入企直播等活动,推动传统职业介绍服务从线下“面对面”向线上“云服务”的迭代升级。关注南平零工视频号的粉丝已有近万人,累计观看近10万人次。

创新全方位、全闭环服务保障功能,解决零工权益维护难问题

一是创设“零工保”。结合“零工经济”短期、临时的用工特点,联合保险公司设计推出“零工保”“益鹭宝”等零工特色险种,在部分平台植入保险模块,通过政府赠送、雇主购买等方式向零工群体提供保险服务,为零工人员劳动权益保障提供可借鉴参考的范本,累计保参保1.17万人,保费总额15.49万元,人均投保13.25元。

二是推动线上结算。创新引入第三方线上支付结算功能,雇主按双方约定金额将报酬转入线上支付平台,零工完成工作并经雇主确认后,再由平台将报酬转入零工个人账户,最大限度保障双方权益,有效减少薪资纠纷。

三是开展用工双方“好差评”。易结束后用工双方可进行打分互评,根据评价积分认定诚信企业及优秀零工。平台对诚信企业实行“免审快办”,简化用工流程;对优秀零工进行挂牌展示推荐,对评价较低的零工限制接单,累计好差评10.02万单。

附件下载
主办:中共福建省委省直机关工作委员会 地址:福建省福州市华林路80号省直机关工委
ICP备案编号:闽ICP备19024762号-1 闽公网安备:350102020012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