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滚动:
  • 设为首页
  • |
  • 加入收藏
  • |
  • 简体版
  • 繁体版
您所在的位置:
龙岩市红十字会:助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 让闽西老区更有温度百姓更加幸福
2024-05-21 10:21 来源:龙岩市红十字会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结合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全社会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精神,弘扬正能量,引领新风尚。文明,是一座城市的内在气质和最美名片,衡量着这座城市的精神高度、文明温度和道德厚度。著名革命老区——龙岩,砥砺奋进、接续奋斗,不懈追逐全国文明城市的梦想,成功创建了第五届、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正全力冲刺“三连冠”,力争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续写更有温度更加幸福的大爱龙岩动人华章。红十字精神,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和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创建文明城市的题中应有之义。龙岩市红十字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坚决扛起政治责任,严格对标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测评体系和龙岩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部署要求,充分发挥群团组织联系服务群众的天然优势,大力弘扬红十字精神,传播文明理念、践行文明新风、引领文明风尚,努力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建设大爱龙岩助力赋能,贡献人道力量。

  传承融合,百姓讲文明民风淳。红十字精神的核心是“人道、博爱、奉献”,与中国文化根本精神是一脉相承的,其本质都是“向上向善的力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和人类文明进步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与人道主义倡导的以人为本、关心人、尊重人、维护人的尊严是高度契合的,符合人道主义事业的宗旨和理念。闽西老区党史事件多、红色资源多、革命先辈多,红十字的历史记忆中不仅有红色故事,也有红十字故事。龙岩市委将红十字会纳入市文明委成员单位,把红十字事业融入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体系,为红十字会在全市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作用提供保障。市县两级红十字会按照“群众在哪里,红十字组织和阵地就建在哪里”的思路,加强学校、医院红十字会建设,推进在乡镇(街道)、村(社区)、企事业单位建立红十字基层组织,在党群服务中心设立“红十字服务窗口”,将红十字阵地融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景区,进一步提升红十字基层组织和阵地覆盖面,形成条块结合、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覆盖城乡的红十字基层组织和阵地网络,努力打造“群众身边的红十字会”,把红十字文化的核心理念和价值观念传出去、讲清楚,让群众理解和认同红十字文化,提高红十字文化的传播力、引导力和影响力。在全市354个红十字基层组织,13个博爱家园、7个博爱驿站、4个景区救护站、10个青少年教育实践基地,开设闽西红色故事中的红十字故事专栏,让红色文化焕发夺目光彩。在红十字会官网、微信公众号、微信等网络平台,及时发布红十字工作动态,传播红十字知识,讲好红十字故事。在创建文明城市、文明单位、文明村镇(街道社区)、文明校园等活动中,将红十字精神与中华民族“仁者爱人”“崇德向善”“孝老爱亲”“邻里守望”等传统美德有机结合,推进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移风易俗等工作;把传播“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理念,融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中,走入寻常百姓家,让红十字精神与文明城市(单位、村镇、校园)携手同行,让红十字宗旨与民众心中的友善同频共振。闽西处处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人道主义精神气质,迎面就能感受到人们笑容后面的轻松和愉快。

  志愿服务,城市重品质颜值高。积极配合党委政府工作,将志愿服务活动融入文明城市创建之中,让公益与文明同行。出台《龙岩市红十字志愿服务管理办法》,完善志愿者激励机制,成立全省首个志愿者救助基金“龙岩市红十字博爱基金志愿者救助专项基金”。从加强志愿服务工作“规范化、多样化、规模化、特色化、品牌化”入手,大力推进志愿服务组织建设,建立和完善按专业、分领域的志愿服务队伍,培育打造具有闽西辨识度的红十字志愿服务项目。全市红十字会共有各类志愿服务队88支、注册志愿者3027人。联合市直机关工委举办在职党员应急救护培训,着力打造“十指连心——红土急救先锋”党员学急救党建特色品牌。近年来,共有15000多名党员干部参加了培训,党员志愿服务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在创建文明城市一线发挥示范带头作用。红十字志愿服务队和广大志愿者年均开展志愿服务200多场次,在增进民生福祉、完善社会治理、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用实际行动诠释“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彰显着龙岩这座城市的温度,擦亮了“龙岩志愿服务品牌”,赢得党政认可、受到群众欢迎,涌现出“关爱残疾人”“关爱留守儿童”“关爱老人”“心理健康咨询”“应急救护宣传普及”“生命教育进校园”“旧衣物回收利用”等七大红十字志愿服务品牌。全市获评星级志愿者近500人,获省级以上表彰的志愿服务项目3个,受省级以上表彰志愿者17人次;市红十字衣加衣志愿服务队、龙岩学院团委被中国红十字会总会评为“全国红十字模范单位”,市红十字应急救护师资志愿服务队副队长林蓉被评为“全国红十字志愿服务先进典型”,市红十字志愿者殷世龙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称号。“志愿红”已成为闽西大地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红马甲”处处可见、志愿服务时时都有,加入志愿服务组织、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成为新时代红色闽西向上向善的新风尚。

  崇德向善,社会有温度幸福浓。“三救三献”工作,是红十字会的核心业务,处处体现着社会民众的大爱义举,是对城市文明的彰显。充分发挥红十字会来自群众、扎根群众的优势,全力打通访民情、帮民困、解民忧等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让群众的幸福更有质感。“3.5学雷锋周”“5.8红十字博爱周”“5.12防灾减灾日”“6.14世界献血者日”“9.9公益日”等重要时间节点,在社区、农村、广场、景点开展无偿献血、造血干细胞捐献、遗体和器官捐献和现场应急救护等主题宣传,组织无偿献血、扶贫帮困、慈善捐助、应急救护和减灾避险培训等公益活动,引导公众积极投身文明城市创建。近年来,联合市直机关工委、文明办等部门开展“9.9公益日”“大爱龙岩公益日”等网络募捐活动,64万多人次参与捐赠,筹款1209.29万元,获项目支持款54.5万元,位居全省系统首位。持续开展“红十字博爱送万家”新春送暖活动,救助款物约1020万元,惠及21000多个困难家庭;做优“红十字救在身边”“红十字博爱家园”“小天使基金”“天使阳光基金”等人道品牌项目,让身处困境的群众及时照耀到人道主义的阳光。积极组织流动医院、生命关爱志愿服务队等开展义务巡诊、上门服务。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参与无偿献血、造血干细胞捐献、遗体和人体器官捐献,挽救垂危病人。2023年5月7日上午,市红十字会举办遗体和器官捐献自愿登记活动,102名来自不同行业的爱心人士从四面八方聚集在一起,集体扫码登记成为遗体和器官捐献志愿者。截止目前,全市造血干细胞血样入库登记4328份,成功实现捐献29例;遗体和器官捐献登记1.117万人,实现捐献170例(111人)。龙岩市连续8届获得中国红十字会总会等部委联合表彰的“无偿献血先进市”。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全市红十字系统闻令而动,主动担当作为,依法履职尽责,有效动员社会资源,筹措防疫资金物资六千多万元;同时,积极配合救护转运、防疫消杀、社区卡点等工作。全力以赴做好备灾救灾工作,建成全省系统首个三级物资储备库,按标准要求储备救灾物资。根据灾情预测预警,实行救灾物资县级代储,提高快速反应和应急救援能力。灾情发生,第一时间响应,积极筹募和向上争取救灾款物,及时发放到受灾群众手中。如今的闽西,赏心悦目的公益广告随处可见,孝老爱亲、扶危济困、助人为乐等好人好事每天都在发生,崇德向善、明德惟馨的清风习习,让人流连忘返,来了不想走,来了还想来。

附件下载
主办:中共福建省委省直机关工作委员会 地址:福建省福州市华林路80号省直机关工委
ICP备案编号:闽ICP备19024762号-1 闽公网安备:350102020012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