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滚动:
  • 设为首页
  • |
  • 加入收藏
  • |
  • 简体版
  • 繁体版
您所在的位置:
福州市罗源县西洋村驻村第一书记姚和水先进事迹
2024-10-31 16:08 来源:全国乡村振兴宣传教育中心   

  村景醉游人,繁花香满径。杜鹃璀璨、紫薇摇曳、桂花浓郁……青山环抱,繁花满目的西洋村,月月花绽、季季景异,错落有致的农家庭院与宽阔整洁的入户村道相得益彰,共同构成一幅幅美不胜收的画卷,展现出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生机勃勃的新景象。

  曾经的西洋村是罗源知名的香菇种植大村。然而,随着香菇种植产业的衰落,村民们纷纷远离家乡外出谋生,不少田地逐渐变为荒地。“自从姚书记来了以后,村里的产业结构优化了,村民们的收入也增加了。”西洋村村民陈元财感触颇深。

  陈元财口中的姚书记,就是国家统计局福建调查总队派驻西洋村的第一书记姚和水。自2021年7月驻村以来,姚和水扎根乡土,和乡亲们齐心协力,致力于安居、兴业、“拔穷根”,用辛勤的汗水和真挚的情怀,浇灌西洋村乡村振兴“一路生花”。

杜鹃“红” 绽放“致富花”

  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是关键。西洋村占地24平方公里,地处罗源湾畔,下辖9个自然村,风景秀丽,是碧里乡唯一的非沿海村。“这是大有可为的土地,充满希望的田野。”初至西洋村的姚和水,面对的是一座亟待挖掘的资源“富矿”。

  “调查研究是开启发展之门的‘敲门砖’与‘金钥匙’。”驻村伊始,姚和水充分发挥他的统计调查专长,深入田间地头听民声、察实情,走家串户与村民拉家常、摸家底,积极思索如何因地制宜开辟富民增收新路子。

  茶籽油、茶叶、蜂蜜、下禀羊、地瓜烧……在对西洋村的农产品进行详尽信息分析时,花卉苗木产业走进姚和水的视野,“西洋村花卉苗木有资源禀赋,有产业基础,发展前景广阔!”

  秉轴持钧,如虎添翼。针对走访调研中发现的村内花卉苗木产业“大而不强”“大而不优”等问题,姚和水有的放矢、精准发力。

  为破解种植“技术难”,他积极与福州市园林中心对接,在西洋村设立花卉苗木科研基地,种植、实验、推广研发新品种;为扭转生产“销售难”,他与福建省花卉盆景有限公司对接,设立花卉苗木生产基地,规范培育、生产全流程,搭建产销对接平台,拓展销售渠道;此外,他深度整合西洋村区位、资源、市场等旅游要素优势,创新建设四季西洋杜鹃谷项目,点燃乡村旅游引擎,提升西洋“花园村”品牌影响力,让村民不仅能牢牢端稳“农业饭碗”,还能吃上“旅游大餐”。

  “仅半天时间就卖出双色茉莉100多盆、红叶石楠杯苗1500盆。”今年春季,四季西洋杜鹃谷内花团锦簇、漫山红遍,游客纷至沓来,花农林贤武的生意也格外红火。

  花开不止在春天,致富不限于一地。姚和水以花为“针”,发挥“穿针引线”作用,将花卉苗木产业与研学团建、农家餐饮、民俗文化等深度融合,推动乡村产业四季常兴。如今,西洋村家家种花卉,户户植苗木,市场份额占据福州市半壁江山。据统计,现有花卉苗木公司6家,农民专业合作社35家,家庭农场10家。

党建“红” 滋养“幸福花”

  在西洋村,大家都熟知这样一串数字——1436。

  “‘1436’是‘有事商量’的谐音。”姚和水介绍道。点滴小事里有百姓心声,柴米油盐间有万家忧乐。“把群众的‘心上事’当作自己的‘上心事’。”姚和水坚持“1436有事好商量”工作法,围绕群众身边事、关心事、公共利益事和长远发展事,纳民意、集众智、出实招、促和谐,精心绘就民生幸福画卷。

  修复饮用水管道,打水井,建设小型水库,修建便民候车亭……驻村以来,姚和水积极争取1000多万元资金,成功化解近30起纠纷,推动一件件民生实事在西洋村“落地开花”。

  这些看似平凡的小事,既体现了姚和水脚踏实地、深入群众的“为民情怀”,也是他带领村“两委”班子为西洋村群众排忧解难、办好实事的生动写照。

  “能用众力,则无敌于天下矣;能用众智,则无畏于圣人矣。”姚和水在县委、乡党委的领导下,以派出单位为坚强后盾,不断强化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一方面,他认真做好村“两委”换届工作,建立“乡村企民”党建联盟,全新打造罗源县花卉苗木行业协会党员活动室和花田间议事长廊,培育担当作为的骨干力量;另一方面,积极推行村工作网格化管理,构建村“两委”成员工作AB角制度,进一步优化印章使用管理、村“两委”议事等多项制度,构建更加严密扎实的制度体系。

  村级党支部堡垒作用更加坚固,凝聚起发展的强大合力。2022年,西洋村党支部荣获罗源县“五星级党组织”称号。2023年,西洋村被评为四星级乡村振兴示范村。

乡村“红”添色“振兴花”

  好物,好景,若无人知晓,也只能“养在深闺”。姚和水日复一日地穿梭于乡村小道,看蓝天白云下的绿水青山,袅袅炊烟里的烟火人家,繁花似锦后的生机勃发。

  “乡村不能只是被动地被发现,更要主动展现自身魅力。”为了让更多人知晓西洋、了解西洋、走进西洋,姚和水在全力推动乡村发展的同时,充分发挥自身摄影和写作专长,用镜头捕捉乡村光影,用文字讲述乡村故事。

  驻村期间,他撰写并发表了《西洋乡村的雨》《让我们共同温一壶乡愁》《花中西施舞西洋 杜鹃谷里话振兴》等10多篇文章,拍摄数万张图片,并先后在《学习强国》上发表14篇次243张图片。

  “借得东风力,吹开满园春”。丰收的喜悦,生机盎然的乡道,争奇斗艳的花朵……在姚和水的镜头与笔触下,西洋村无需修饰的绿水青山,优质农品和独特文化一一呈现,不仅在网络上“火”了起来,也吸引了众多游客线下到访,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动力”。

  随着“花园村”品牌日渐闻名福州市,西洋村成功举办了“七彩罗源 花漾西洋”2023年福州森林(花卉)旅游节暨乡村振兴民俗文化节、2024年首届西洋下禀羊肉品鉴等活动,先后被评为省级“一村一品”(花卉)示范村,省级乡村振兴试点村、国家森林乡村等。

  “乡村振兴没有终点,只有新的起点。”驻村三年,姚和水依然坚定地行走在乡村振兴之路上,怀揣着更多的“巧思妙想”,继续为西洋村的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

 

附件下载
主办:中共福建省委省直机关工作委员会 地址:福建省福州市华林路80号省直机关工委
ICP备案编号:闽ICP备19024762号-1 闽公网安备:350102020012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