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三明市公安机关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按照省公安厅“4163”新型生态警务和三明市委“生态领向”工作部署要求,坚持“365”党建工作机制引领,全力打造以“党旗红、警察蓝、生态绿”为主基调的森警系统党建品牌,引领推动“机制+站点+场景”深度融合的新型生态警务全面铺开,形成“专业带动、全警行动、部门联动、群众发动”“四动”工作格局,实现以“警察蓝”护航“生态美”的最大效益。 使用无人机巡护山林 野生保护动物放归大自然 强化数字赋能 提升打击质效 三明市、县两级公安机关均成立数字生态警务运行中心,实行“平时常态运行、专班同步上案、用时联动运作”运行模式,依托社区智慧警务平台,全方位采集涉林要素,汇聚全市林区、景区等生态保护重点部位和重点路段视频监控,联动林业、环保等部门执法力量,充分运用公安侦查手段和警务资源,开展涉生态犯罪大要案的研判、扩线、深挖等工作,全力构建纵向一体侦查、横向部门协同、立体支撑保障的生态警务一体化合成作战体系,严厉打击涉生态安全犯罪活动,今年1至10月,全市立涉林现行刑事案件137起,破120起,破案率达87.6%,其中侦破省厅挂牌督办案件14起,破案率达100%。 生态义警党员先锋队巡逻 生态湿地巡护 延伸管控触角 靠前服务管理 立足三明生态资源和服务实战需要,在全市科学布建12个生态警务站、23个生态警务联勤工作站,持续深化“林长+警长”“三部门、五联合”机制,建立“一村一警”“一林一警”“一景一警”责任制,全市设立市、县、乡、村四级林区生态警长1878名,组建由生态警长、乡镇挂村干部、村干部、护林员及林区、景区等相关力量组成的“生态义警”党员先锋队,深入开展林区、景区“五进”工作,做实做细林区景区治安巡防、生态环保和森林防火宣传、森林资源保护等工作,推动林区景区治安网格化管理落地见效。同时,市公安局出台《生态警务护航高质量发展十条措施》,组织全市公安机关开展“点对点、面对面”驻企警务服务,协调解决生态领域企业实际问题,及时调处各类涉林矛盾纠纷,为企业和群众发展各类涉林产业、林下经济、文旅经济保驾护航,打通精准管理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森警宣讲生态保护知识 深入群众开展生态保护知识宣传 搭建宣传平台 宣扬生态文明 三明市在国有林场、学校(家长等候区)、公交站点、生态旅游景点、生态旅游网红打卡点建成42个生态警务驿站,在三元、大田、明溪建成3个生态修复基地,在大田、尤溪建成2个珍稀植物迁移保护基地,在清流、将乐、建宁、明溪、尤溪等地建设生态文明实践展示馆、生态法治科普教育馆、生态教育科普基地等,推动成为各地主题党日、学校研学、党校培训等活动实践教育基地,并结合每年“8·15”全国生态日、保护野生动物宣传月等重要节点,密集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宣传活动,宣扬生态文明实践和生态保护知识成果,让保护生态成为全民共识,营造全社会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和保护自然的良好舆论氛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