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滚动:
  • 设为首页
  • |
  • 加入收藏
  • |
  • 简体版
  • 繁体版
您所在的位置:
“红色引擎”引领乡村振兴——松溪县开展“我为乡村助振兴”活动
2025-07-22 11:47 来源:松溪县委县直机关工委  

  近年来,松溪县委县直机关工委结合“机关联乡村”“小支部服务团”“吃茶话事”等工作机制,组织县直机关党员干部常态深入乡村振兴一线,通过派人才、引项目、传技术、助产业、帮就业等方式,开展“我为乡村助振兴”活动,为基层办实事、解难题。

  技术“开路”,激活乡村振兴动力源

  “近年来,我们累计投入资金50余万元,扶持共建村发展特色产业、完善基础设施,还组织林木栽植培训、提供苗木和技术支持,手把手教大家种好树、管好林,让村集体和林农的发展有奔头、有盼头。”松溪国有林场党支部书记杨旭静说。

  松溪国有林场利用自身技术、人才优势,通过“租赁土地+优先用工”方式,租赁河东乡长江村、长巷村土地240亩,作为林场苗圃用地,发展苗木培育,每年可为村民增收15万元。

  “开始的时候,我们以为种树没有什么钱挣,没想到我们种树种出了‘金疙瘩’,也多亏了国有林场技术人员的指导,可是帮了我们大忙”长江村村民施旺兴感慨地说。

  为满足苗木培育工作需要,国有林场积极开展苗木公益赠送活动,将优质苗木免费或低价提供给周边村庄,还坚持“本地优先、以工代赈”原则,以林场劳务购买的方式优先聘用两村村民务工,共计提供临时及季节性岗位超过5000个工日,发放劳务报酬约90万元,其中本地村民用工比例达到85%以上,解决村民务工难题,实现家门口就业。

  产业赋能,叩开乡村振兴“致富门”

  阳光下,养殖基地的水塘波光粼粼,一尾尾银鳞跃动的鱼儿破水而出,溅起晶莹的浪花……渭田镇株林村的村民正在默契配合地拉网收鱼。

  “别看我们这个水塘小,但里面的鱼可不少,有花鲢、石斑鱼等等,可是我们的‘财富密码’。”株林村村民王进财笑呵呵地说。

  2024年,松溪县供销社机关党支部通过“支部联建、党员带头、群众参与”模式,与株林村共同打造溪石斑鱼养殖共建项目,总体规划水塘面积200m²,年养殖规模15万尾,总投资39万元。同时县供销社还构建“供销社机关党支部+株林村党支部+专业合作社”三位一体联动机制,联动61户社员打造发展共同体,共培育党员养殖示范户1户,带动周边农户用工13人次,年增收1.2万元,有效把“支部建在产业链上”。

  文旅融合,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凤凰图腾、畲乡风情、碧叶清荷在花桥乡招沙甲这座村庄中随处可见,党建引领绘就文旅新篇正在悄然展开。

  为有效盘活旅游资源,县委统战部机关党支部协助招沙甲村成立招沙甲旅游公司,深挖畲族优秀文化,并创新推行“1234”分红模式,即将旅游收入的10%作为村部爱心基金,用于帮助孤寡老人、资助贫困大学生;20%留存保障持续发展;30%反哺村民共享红利;40%壮大村财夯实根基,将千年古寨打造成集观光体验、休闲娱乐、文旅康养于一体的旅游示范带。

  在年终分红大会上,72岁的畲族阿公捧着刚领到的分红金激动地说:“我这把年纪还能领上‘文化工资’,多亏了党组织带我们蹚出这条文旅致富路!”

  据悉,松溪县直机关各基层党组织共深入开展吃茶话事活动46场次,帮助解决村民子女上学、基础设施建设、人居环境等各类问题44个,开展“我为乡村助振兴”系列宣讲活动51场次,帮助争取各类项目资金约1218.36万元,建成污水处理、节点亮化绿化、水利机耕道硬化、水毁护岸修复等34个民生项目,到共建村、社区开展共建活动299场次,争取共建经费78.8万元,有效促进机关党建与乡村振兴工作深度融合。

附件下载
主办:中共福建省委省直机关工作委员会 地址:福建省福州市华林路80号省直机关工委
ICP备案编号:闽ICP备19024762号-1 闽公网安备:350102020012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