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龙岩市连城县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的现代甘薯产业园,20多家地瓜干制品及食品加工企业机器隆隆作响,自动化清洗、切削、蒸煮、烘烤、包装生产线演绎着“地瓜变形记”,奏响产业发展的奋进乐章,这是连城县以“链上党建”激活发展新动能、让红色引擎成为产业升级、实现产业共富核心驱动力的精彩一幕。今年以来,连城县聚焦地瓜制品及食品加工、建筑新材料、化工新材料三大重点产业链,以组织聚链、人才强链、干部铸链、创新延链为抓手,构建起“四链融合”的产业发展新生态,推动党建与产业链同频共振、深度融合。 强化组织聚链,凝聚发展合力 为破解产业链条松散、企业协同不足等问题,连城县将产业链党建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红色引擎”,持续完善产业链党建工作体系,组建工作专班,绘制“四链图谱”。成立由县委主要领导挂帅党委书记的产业链综合党委,统筹建筑新材料、地瓜制品及食品加工、化工新材料三大重点产业链,吸纳龙头企业、涉企部门和属地乡镇党组织负责人组成“红色智囊团”,推动上下游127家企业资源整合。在赛特新材等链主企业带动下,各重点产业链上已建立27个党组织,覆盖党员260余名,“红色车间”“红色直播间”等16个创新载体竞相涌现。 聚焦人才强链,激活产业动能 在福建薯业研究院的实验室里,中国农业大学、福建省农科院等科研院专家正与地瓜制品企业技术骨干围绕研发育种、种植、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等关键技术展开合作攻关。为破解产业高端人才短缺难题,主动对接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农产品加工研究所等单位,组建产业链特聘专家团,推动科研成果“实验室”与企业“生产线”无缝对接。在人才引育上,打出“引育留用”组合拳:一方面加快出台银发人才专项政策、启动实施人才互聘机制和探索创业合伙人制度,做好人才提级保障工作;另一方面,摸清3条产业链人才需求底数,深化校企合作储备,推动与省内高校签订定向培养协议。 坚持干部铸链,锤炼过硬队伍 在建筑新材料产业链推进中,县工信科技局党员干部发挥专业优势,协助企业高效对接国家级资金支持,推动超2亿元设备更新投资尽快落地。干部是产业链发展的“关键变量”。建立“一链一库”干部储备体系,围绕三大产业链分类储备材料、农学、化工专业干部282人,动态更新机制确保“专业人干专业事”,实现对口专业干部占比66.7%。出台的《重点项目攻坚一线考核方案》,将产业链攻坚纳入干部考核“硬指标”,明确在重点项目一线提拔实干型干部。同时,拟公开招聘专业人才7名,选派年轻干部充实到产业链专班实践锻炼,形成“专业适配-招聘补充-同域流动”模式。 突出创新延链,引领行业发展 鼓励县域重点链主企业组建创新联合体、中试基地、监测中心等开放性平台,推动赛特新材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与高校科研院所开展研发活动,建立地瓜制品及食品产业链国家级技术研发中心,探索精细化工产业链“高校+政府+龙头+园区”产学研合作模式,突破技术瓶颈;同时,深入梳理县域重点产业创新链需求,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开展科研技术攻关,共获批省市重点攻关项目3个,研发投入总数2.86亿元。 下一步,连城县将坚持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深度融合,构建上下成链、资源互补、集群发展的产业生态圈,推动重点产业链提质增效,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