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福州非遗“三条簪”看监狱纪检干部工作职责 ——党支部廉政微党课 仓山监狱纪律检查室党支部书记 林 锋 三支刀型银簪扁平如剑,刻有花纹,插在发髻之间,主簪刀刃向下,左右副簪交叉,刀刃向外,形成兼具实用性和美感的独特装扮。这是作家冰心在《故乡的风采》中提到的福州女性传统装扮——“三把刀”,又名“三条簪”。 传闻史上倭寇袭扰福州城郊,福州农村妇女将小铁器改成铁簪子,以“三把刀”簪于发髻中,以备杀敌、劳动、防身之用,头上的“武器”后演变三支为国、为家、为己的发簪。在冰心的笔下“天下没有一个国家的农村妇女能和我故乡的‘三条簪’相比,在俊俏上、在勇敢上、在打扮上,都差得太远了。” 进入新时代,福州的“三条簪”被列为非遗项目后,这种打扮重回大众视野,与蟳蜅女头上的簪花不同,福州的“三条簪”有些锋芒。它是装饰,也是利刃、是武器,更是坚韧的勇气。这与监狱纪检机关的使命何其相似。 纪检机关是推进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力量,肩负特殊政治责任和光荣使命任务。作为监狱纪检干部,要认真履行“监督执纪问责”的职责,涵养顽强意志、斗争正气、干事底气,坚决做到绝对忠诚、绝对可靠、绝对纯洁。 一是为国当好“忠诚卫士”。古语云:“天下至德,莫大于忠。”忠诚应当是纪检干部与生俱来的基因、一脉相承的底色。从成立初期要求“忠实刻苦”,到新中国成立后强调“忠实可靠”,再到新时代强调“忠诚干净担当”,忠诚都是打头的、第一位的。“忠诚卫士”不讲忠诚就是最大的背叛,政治机关不讲政治就是最大的危险,利剑就会变成“双刃剑”。作为监狱纪检干部要坚持旗帜鲜明讲政治,始终绷紧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这根弦,带头用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始终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时时处处事事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二是为党当好“斗争卫士”。纪检工作本质上是同一切破坏党的团结统一、损害党的先进纯洁的人和事作斗争,斗争是职责所在、使命所系。纪检干部做的是为党分忧、为国奉献、为民造福的事,干的是监督的活、得罪人的活。作为内设纪检机构,监督执纪难免会有“熟人社会”的顾虑,在工作中,要把好“人情束缚”关,不能做“好好先生”,更不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装睡。要在重大政治原则和大是大非问题上勇于亮剑,不信邪、不怕压,严格按照权限、规则、程序开展工作,依规依纪依法履职尽责,切实维护纪律的刚性。 三是为己当好“廉洁卫士”。打铁必须自身硬。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告诫纪检干部,监督者,自身要接受监督;执纪者,自身要严守纪律;反腐者,自身要廉洁不腐。纪检干部身处反腐败斗争最前沿、第一线,稍不留神就会被糖衣炮弹、“围猎”腐蚀所俘虏,教训深刻、影响很坏。作为监狱纪检干部要在廉洁自律上作表率,时刻保持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警醒,慎独慎初慎微、自重自省自律,也要带头严格遵守防止干预司法“三个规定”,不能以监督执纪等为由,违规插手过问监狱执法管理、物资采购、基建工程项目等工作,自觉维护纪检干部良好形象。 我们要如同福州非遗文化为国、为家、为己的“三条簪”一般,为国当好“忠诚卫士”、为党当好“斗争卫士”、为己当好“廉洁卫士”,始终牢记嘱托、忠诚履职,以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为服务保障监狱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纪律保障。 |